興趣嗜好

跳至

首頁

尾頁
   92


侯爵府

積分: 20443


881#
發表於 23-8-1 11:48 |只看該作者
生命一天一天在走向死亡,沒有去修習正念、學習累積善業福德,我們一天又一天地浪費日子在等著死亡,這是多麼的無知愚痴啊?
乘著死亡還沒有到來之前,積極修習正念,依法修行十善法,至少在瀕臨死亡時,自己不會感到恐懼無奈啊!

Vayama Bhante


侯爵府

積分: 20443


882#
發表於 23-8-1 11:49 |只看該作者
鎖在牢獄裡的只是這個身體,
不要讓心靈也被鎖住了。

阿姜查尊者


侯爵府

積分: 20443


883#
發表於 23-8-8 11:07 |只看該作者
為什麽你只需看著呼吸就能夠如此快樂,而大多數人必須要看足球賽,閱讀雜志,或者要去巴黎或倫敦旅行才能快樂?

人們擔憂著誰將贏得奧運會或英超聯賽,操心著人際關系,性欲和金錢,需要做這個做那個。

而你有的只是呼吸,卻遠遠比他們快樂得多,為什麽會這樣?


因為當你平息了事情,就是放下了生命中的麻煩,你唯一只有呼吸,美妙的呼吸。


除了覺知呼吸沒什麽其他可做,允許呼吸來做更深入的平息工作。

當你放下重擔,快樂生起,當成堆的煩惱終止,你感到美妙的平和。

隨著一點點的平息業行,你獲得更多的和平,更多的自由,更多的快樂。

~轉載


侯爵府

積分: 20443


884#
發表於 23-8-8 11:16 |只看該作者

修行不只是在寺院

或者修行的地方

煩惱那裡生起

此刻就是我們要修行了





侯爵府

積分: 20443


885#
發表於 23-8-8 11:21 |只看該作者
每個人福報功德都不同,
必須自己去累計,
不是只是夢想像別人一樣有錢,
但自己什麼都不做。
你必須佈施、持戒,如此福報功德就會慢慢地增長。


禪修很重要,有很大的力量,

希望大家精進禪修,不要懶惰,
你們有打坐嗎?!一定要打坐啊!
不要忘記打坐,這很重要啊!

Luangpu Chanlian


侯爵府

積分: 20443


886#
發表於 23-8-11 10:50 |只看該作者
他們說為何要做佈施呢?沒有佈施的人會面對死亡,佈施的人也是要面對死亡,同樣的大家要面對死亡,但是差別在不一樣的死亡,造惡者死了和鬼或者餓鬼在一起,死亡在森林或者道路上,但是做佈施的人,死亡於善業在一起,輕易舒適的死亡,然後投生於善道,沒有投生於造惡者受苦的地方。

Luang pu Lee
Bro teoh translate


侯爵府

積分: 20443


887#
發表於 23-8-11 11:0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happywl 於 23-8-11 11:05 編輯

佛陀:「一個滅除嗔恚的人可以使得生活安樂,

一個滅除嗔恚的人可以使得生活不再有苦惱。

嗔恚是裹上糖衣的毒藥(雖然發洩情緒卻懊悔失控


傷人),諸佛和阿拉漢等聖者歡喜並且讚歎能夠止


息憤怒的人。

分享阿斯帖子


侯爵府

積分: 20443


888#
發表於 23-8-11 11:08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happywl 於 23-8-11 11:08 編輯

不論你身在何處,都要以關照和很自然的方式來認識你自己。如果疑惑升起,讓它們自然地來、去。這很簡單--只要不執著。


如同你沿著一條路行去,時而會碰到一些障礙物。當你碰上雜染升起時,只要看透它們,然後用放下的方法來克制它們。不要掛念已消失的障礙,也別憂慮未來臨的障礙,只要把握當下


不要掛念路程的長短或你的目的地,因為一切都在變動當中。不論經歷了甚麼事,都不要執著,最後,心就會達到平衡。那麼,無論是闔眼靜坐,或行走於繁鬧的都市,心都會是寧靜安詳的。

森林裡的一棵樹
阿姜查


侯爵府

積分: 20443


889#
發表於 23-8-11 11:29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happywl 於 23-8-11 11:31 編輯

【當個觀眾,看「感覺」表演】

事實上,
修行並沒有想的那麼難。
心中呈現的每種感覺,
我們早已認識它們了。

我們要做的只是:
當下心中有什麼感覺,
就只是知道。
一切都是來了就走的,
它們自行演繹,如此簡單。

以安住且中立的心
知道境界的生生滅滅。

我們要做的,無需多過於此。

~隆布帕默長老(Luangpu Pramote Pamojjo)
2011年6月4日B

Cred. To 靜慮林 Shi Ne Ling Monastery


侯爵府

積分: 20443


890#
發表於 23-8-14 11:0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happywl 於 23-8-14 11:06 編輯

法的聲音勝過世上任何聲音
~ 阿姜查


侯爵府

積分: 20443


891#
發表於 23-8-14 11:05 |只看該作者
《訓練覺知的心》

在每天晚上睡覺之前就要想一想:可能今晚我睡下去就不會再看到明天的太陽了,可能今夜就是最後一夜,如是的提起正念,觀察自己。

‘死隨念’ 不是一種忌諱的事情,而是一種吉祥的事情,因為我們心中擁有了正念,想到我們的生命有限,難到還要被這些世俗的事情佔據了修行時間嗎?

因此
‘死隨念’ 讓我們趕快把心轉向佛法:該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能夠修到有成績。這才是修行,這才是正見,正思維。使我們覺得不要再浪費我們的生命,做那些不該做的事情,因為很多事情都是在浪費我們的寶貴的修行時間。這正是我們還沒有正念,一直提不起那顆心來做真正的修行。觀照自己的身心現象是 無常,苦,無我,沒有一個 ‘我’ 的存在。


法增尊者


侯爵府

積分: 20443


892#
發表於 23-8-14 11:08 |只看該作者
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與所憎厭者相聚是苦、與所執愛者分開是苦、求不得是苦。。。五取藴是苦。

生滅因緣,只可用、不可靠。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我們是否越看越清?


感恩佛陀經過生生世世的奮鬥帶給我們希望之光-------生死輪迴有解脫的出路。


此刻不把握,更待何時?

吉祥尊者


侯爵府

積分: 20443


893#
發表於 23-9-27 10:47 |只看該作者
《法句•千品》

“若人活百歲,破戒無定力,
不如活一日,持戒修禪定。

若人活百歲,無慧無定力,
不如活一日,具慧修禪定。

若人活百歲,懈怠不精進,
不如活一日,發勤力精進。

若人活百歲,不見生滅法,
不如活一日,得見生滅法。

若人活百歲,不見不死道,
不如活一日,得見不死道。

若人活百歲,不見最上法,
不如活一日,得見最上法。”

(法句110-115)



侯爵府

積分: 20443


894#
發表於 23-9-27 10:49 |只看該作者
退休 退休

能從貪嗔癡中退出、
才是真退休!


Guanru Shi



侯爵府

積分: 20443


895#
發表於 23-9-27 10:52 |只看該作者
佛陀在《法句》第182頌
中說:“得生為人難,做人生活難;聽聞正法難,諸佛出現難!”


侯爵府

積分: 20443


896#
發表於 23-9-27 10:57 |只看該作者
如果你不能放下對任何一個眾生的怨恨,
原諒所有眾生對你犯錯,

你怎可能散播慈心給予一切眾生,
怎可以稱為無量慈心,


說散播慈心給一切眾生也是假的,

因為你所能散播的慈心,
最多只是給予你怨恨之外的眾生而已。

你的心會因為你的怨恨而長期受苦,你的慈心會因為你的怨恨而不清淨,

原諒他人等於原諒自己,
希望他人快樂者,自己的心會先快樂。

越怨恨你越需原諒他們,向他們散播慈心,為了去除自己的嗔恨心故,否則你不面對解決此嗔恨心,只會讓你受更多苦,或因為對他們不滿而自己制造更多身口意惡業,

佛陀在作菩薩時,有人來搶他的皇位,菩薩那時不但沒有嗔恨,反而因此散播慈心給對方,慈愛對方有如當是自己兒子,因而得禪定神通而避過被殺一劫。

惡人不需憎恨,也不需去接近,
內心無怨無恨無煩惱,才睡得安樂無苦。


侯爵府

積分: 20443


897#
發表於 23-9-27 11:00 |只看該作者
若想自己的生命越來越好,
或想解脫一切苦,
是需努力,忍耐與培養智慧,
且也要勤行一切善,除一切惡,
努力持續地做布施,持戒,禪修。


如果單是求就能成願,不需做什麼,那佛陀也不需用4阿僧祇劫與十萬大劫在無數世與無數年中累積善行福報波羅蜜,豈不是坐着求就成佛了嗎?



侯爵府

積分: 20443


898#
發表於 23-9-30 12:36 |只看該作者
阿姜查的禪修世界

醒悟,
並不表示對世間的憎惡,
而是心的清清楚楚,了解到事實是無可挽救的,世間本來就是如此的


明白了這一點,你會放下執著,以一種既不是快樂也不是悲哀的心放下,透過智慧觀察,了解到「諸行」的自然改變,而住於寧靜中。


阿姜查


侯爵府

積分: 20443


899#
發表於 23-9-30 13:10 |只看該作者
“跟知者一直在一起”
知者就是”正念”…如此而已。

隆埔敦


侯爵府

積分: 20443


900#
發表於 23-9-30 13:14 |只看該作者
轉載

我們空手而來,也會空手而去。
唯一能留下的身後之物,
只有我們曾經修下的各種功德。

我們不能千年萬年留存於世,

相遇不久就會因為死亡而離別了,
我們死去之後,
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再次相見。
在這稍縱即逝的機會裡,
我們應該互相行善,
能夠寬恕的就寬恕,
能夠為別人做到的事情,
能夠報答別人恩德的事情,
就趕緊去做。


首頁

尾頁

跳至
你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