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爸爸媽媽都會為孩子拍照,紀錄他們成長的一點一滴。早前台灣一對新手爸媽為6個月大的新生兒拍照時發現,兒子的頭部經常都會稍微向左傾斜,他們原本以為是「慣性動作」,但經醫生檢查後發現是「先天肌肉性斜頸」。醫生指出,家長不用太擔心,只要及早發現並接受復健治療,便可以康復。
台灣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部主診醫生吳欣頤指出,嬰兒出現的斜頸症狀大多數都是原發疾病,或因在生產過程中,嬰兒的頸部軟組織受到壓迫,肌肉靜脈回流受到阻礙,導致肌肉纖維化因而造成患側緊縮;也有機會因胎兒在媽媽的體內時姿勢不佳甚或擁擠,造成肌肉緊張而變短。
醫生補充,家長無需要過分擔心,家長可以在家中進行居家復健方法,以下有三個動作可以進行,以向右斜頸為例:
一、仰臥的姿勢:讓寶寶躺著,家長可以一隻手固定寶寶的右肩,另一手則放在頭後,讓其右邊耳朵離開右邊肩膀。家長也可以讓寶寶躺在床上,將其頭轉向右邊令右耳貼緊床。每次可維持10秒再放鬆休息,重複10次。
二、趴著的姿勢:家長在寶寶右邊放置玩具或播放聲音,引導寶寶的視線向右望。家長也可以趁著寶寶趴睡時,讓其右耳朝上,有助拉長右邊肌肉。
三、抱著的姿勢:家長將寶寶抱起時,可嘗試讓其右側朝下,可順便逐小拉長縮短的肌肉。
吳欣頤醫生建議新生兒在一個月大時已可開始接受治療,大部分嬰兒都會在一個半月內回復正常角度。愈早開始治療,所需要的時間就會愈短!
Baby Kingdom 環節「親子急急問」,每個星期都會請來專家,解答爸媽最切身的疑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