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7

1.4K

衛生署︰流感高峰期持續數月 1文睇晒RSV、腺病毒等5種常見病病徵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今日(5日)於電台節目表示,目前本港流感確診個案在攀升階段,預計流感高峰期會維持3至4個月,上月更錄得199宗流感嚴重或死亡個案,當中逾7成有慢性疾病及無打疫苗,他呼籲市民盡早接種疫苗。

徐樂堅續指,港人熱門旅遊目的地例如內地及日韓等,流感個案較多,預計港人外遊返港復工,學生下星期復課,流感傳播會嚴重。

正值流感高峰期,加上多種病毒肆虐下,如何初步從病徵分辨孩子染上哪種病毒?北京兒童醫院呼吸一科主任醫生秦強為大家略為羅列出不同病毒的病徵。

流感
季節性流感有分A型及B型,早期症狀是突然發高燒,年齡較大的兒童會出現頭痛或肌肉關節酸痛。家長要注意的是,年齡小的孩子可能不太會表達,通常表現為精神狀態與以往不同。若幼兒出現精神不振、胃口不佳等情況,家長請從速帶孩子送醫。家長亦可考慮為孩子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以減低重症風險。

腺病毒
腺病毒有分很多種,部分類型的感染有機會在2歲以下的兒童中,引起較嚴重的腺病毒感染,病徵包括持續高燒持續1至2周、呼吸急速、喘鳴而且乏力,亦會令精神不振。

由於沒有能根治腺病毒的藥物,醫生只能只支援性治療處方藥物,以舒緩病徵。若孩子沒有明顯的下呼吸道病徵,在家吃藥休養均無大礙。

鼻病毒
秦醫生指,一般來說鼻病毒的病徵跟普通感冒大同小異,主要都是咳嗽、鼻塞、流涕、發燒等。通常一般的護理及準時服藥後,都會自行痊癒。

只有少部分免疫系統較弱或本來有長期病患的孩子,感染後或會引發一些較嚴重的下呼吸道感染,需由臨床醫生鑒別診斷。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世界範圍內,引起5歲以下兒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重要的病毒病原之一。感染後的早期徵狀亦跟感冒相似,或會出現鼻塞、流涕、打噴嚏、咳嗽、聲啞、低燒等症狀。

大部分症狀會於1至2周後自行消失,但仍有少部分患者會惡化為毛細支氣管炎或肺炎。

支原體肺炎
支原體肺炎透過飛沫傳播,一般於學齡期兒童較普遍,5歲以上佔多,集中在校園中爆發,但最近都有幼齡化趨勢。一般的感染徵狀有高燒、劇烈陣發性的刺激性乾咳,伴有頭疼、流涕、喉嚨痛、耳聾等,部分患者在X光檢查中會發現肺部有大片白塊的影像。

治療方面,醫生指以往一般會處方一種抗生素︰紅霉素,但近年已出現抗藥性,藥效降至一半,現時多會處方四環素或喹諾酮類抗生素,成效理想,通常患者服食兩日便可退燒。


相關文章

【兒童健康】新手父母盲信「AI醫生」問診 3歲女童咳嗽發燒拖1個月慘變肺炎

【冬季病毒】一文睇晒流感、RSV、副流感病徵 幾歲最高危?

對抗冬季流感高峰期全攻略 一同健康渡過溫暖冬日

【家長必讀】兒童久咳不止 小心可大可小!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