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8

7.6K

【教育方程式】孩子憤怒火爆 父母該如何處理?

孩子發怒時,內心就好像有一座即將爆發的活火山一樣;有些因而放聲尖叫、亂跑亂跳、猛力跺腳等;也有些只懂臉紅耳赤、不發一言、手腳僵硬等。一般而言,孩子的憤怒表現是較為易見和外顯的,而且會感染到身邊的人,令別人感到氣氛緊張和不自在。

更多文章:【教育方程式】寵愛不代表溺愛!爸媽必學6招不怕寵壞孩子


反面例子:被棄掉了一張小貼紙

嵐嵐一向不愛執拾,並經常把自己的物件隨意亂放。有一天,當她放學回家後,發現自己一張心儀的卡通貼紙不見了,於是立刻質問媽媽,並懷疑她在打掃房間期間把那張小貼紙棄掉了。那時,嵐嵐就放聲大哭,指責媽媽無故地棄掉了她的貼紙,而媽媽倒指責她亂放東西,是咎由自取的後果。嵐嵐聽到媽媽的說法後就更加憤怒,把身邊的東西亂拋,並揚言「最討厭媽媽!」剎那間,二人都變得氣憤非常,破口大罵,互相指責對方的不是。

正面孩子:被老師指責為班中的滋事份子

一天放學,家明不發一言,氣憤地把書包大力放在地上。爸爸追問之下,知道家明因為上課秩序問題而被老師責罰。家明認為自己不是最滋事的學生,但被老師罰得最重;他氣憤地認為老師是有意針對和冤枉他的。爸爸即時的回應是:「原來如此,難怪你現在仍然那麼生氣!」得到明白之後,家明便向爸爸講述事情發生的始末,並把自己認為的冤屈娓娓道來。憤怒的情緒得到宣洩和認同之後,家明可以開始理智討論;那時候,爸爸就可以慢慢地加入自己的見解,跟家明分析事件。

更多文章:【教育方程式】想小朋友公共場合表現佳?4招改善孩子脫序行為

處理孩子憤怒的心態

. 憤怒是一種強烈的負面情緒,它需要較長時間處理。

. 在盛怒之下,孩子是不理智、衝動、火爆和不分輕重的。因此,父母務必要保持冷靜,以安撫孩子的情緒為大前提。何況父母是孩子處理憤怒情緒的模仿對象,所以更加需要當心。

. 孩子憤怒必然有其因由,可能是被冒犯、被誤會,又或是覺得別人太過份,超越他/她能接受的底線等。

. 憤怒情緒必須得到適當的疏導,孩子才會重拾理智;換言之,過早給予孩子分析和道理,只會是白費唇舌。

. 懂得表達憤怒總好過把它完全隱藏起來,適當的表達方式和心態調節是需要學習的。

更多文章:【教育方程式】小朋友唔肯做功課?專家教做功課三部曲

你可以這樣處理孩子的憤怒......

. 判斷一下孩子當刻的憤怒程度,例如:「我見你現在很嬲,可以講講發生甚麼事嗎?」如果孩子的回應並不理智或不肯作任何回應,就離開現場片刻,讓他/她先冷靜。

. 面對孩子的強烈表達,如上文提及要「最討厭媽媽」等憤怒氣言,父母可以嘗試把重點放在孩子的心情,而非字面上;舉例:「我聽得出你現在真是很嬲、很嬲媽媽啊!」

. 不斷觀察孩子的反應,簡單反映他/她的心情和期望,直到憤怒情緒得到疏導之後,才給予教導。

.對於年幼的孩子,父母可以藉著故事時間,引導孩子學習用合適的方法表達憤怒情緒。

教孩子表達

要讓你的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讓他們學會以下的常用字眼:唔鍾意、嬲、‘忟憎’、憎、討厭、激氣、唔滿意、煩、唔耐煩、辛苦

撰文: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家庭健康促進中心單位主任伍偉湛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港識教養】做好開學準備!爸媽必學5個方法 助孩子克服上學分離焦慮

【教育方程式】子女愛發脾氣又常作出攻擊行為?7大改善策略話你知!

【教育方程式】鬧之前諗一諗!父母緊記8大要訣 教訓前問清理由

【港識教養】子女講大話別打罵 一招逆向教養令坦誠機率高三倍!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