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3

7.9K

【育兒】時間觀如何影響行為和性格

20170323_TIME

我們都是時空穿梭者。我們都能在我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穿梭。每個人腦裡面都記載著不同回憶和對未來的期望,史丹福大學心理家Philip Zimbardo 提出的「金巴多時間觀量表」(Zimbardo time perspective inventory) 指出我們對過去、現在和未來想法能左右著我們的思想、性格和決定。

 

首先,在不同情況下,我們會以不同時間觀來作出選擇。專注「現在」的人 (present-opriented),面對選擇時會以當下局面為重,有時未必是為了自己當時利益,有可能是要顧及身邊人當時的想法和感受來作決定。專注「過去」的人 (past-oriented),則以以前的經驗和教訓來作選擇。專注「未來」的人 (future-oriented),會以未來利益作目標並作取捨。

 

時間觀會毫不察覺地影響我們的性格和人生觀。對於過去、現在和未來再可以細分為6種時間觀: 過去負面型 (past-negative)、過去正面型 (past-postive)、現在宿命型(present-fatalistic) 、現在享樂型 (present-hedonistic)、未來型 (future) 和超驗未來型 (transcendental future)。Zimbardo提出,我們的時間觀是多重的,一個人可以是過去負面型但亦可以是未來型。

 

過去負面型

多數與童年創傷有關。侵犯、家庭暴力、戰爭等會抹黑一個人的過去。

過去正面型

對於過去會有更正面看法,擁有令他們懷緬和溫馨美麗的回憶。

 

現在宿命型

會認為一切以被注定,覺得做什麼都改變不了事情,缺乏動力改變自己、改變命運。

現在享樂型

會把握現在機會,即使行樂。

 

我們對於未來的看法,會改變我們現在抉擇的良知 (conscientiousness)。

未來型

會為未來定下目標。

超驗未來型

會因為相信死後還有生命,而做出反差極大的行為。有人會相信好心有好報,奉獻全生命做義工幫助別人;也有人相信死後神會給予他52個美女,而去濫殺無辜。

 

Zimbardo與他的團隊花了近20年時間研究這時間觀理論,比起一些傳統性格測驗,金巴多事件量表更能有效預測一個人的性格傾向。例如,現在享樂型與感觀和刺激尋求的相關系數高達 .70;傾向過去負面型的與焦慮、抑鬱和煩躁的關係系數為.75;現在宿命型也能預測個人煩惱。

 

對於什麼情況應用什麼時間觀來作抉擇,我們慢慢從經驗裡學習。但縱觀而言,什麼才是最好的人生時間觀呢? Zimbardo提出,理想的人生時間觀是:

(高度過去正面)+(適中現在享樂型)+(高度未來型)。還有盡量避免過去負面型和現在宿命。他比喻,過去是我們的根基,未來是我們的翅膀,現在是我們的能量。每個人都有能力扭轉自己對時間觀的想法,我們未必能改變過去的創傷回憶,但我們還有能力改變現在想法。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幼兒情緒】小朋友放學後總是鬧情緒?心理學家建議4個方法幫孩子改善!

【開學準備】小朋友上學有分離焦慮?爸媽必看5大改善方法 !

【1-5歲教養】教導孩子「分享」,爸媽要知道的「分齡」法則!

【教育方程式】暴躁小孩當媽媽仇人咁 聲大夾惡如何管教?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