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1

3K

【從小學理財2】四字真言建立儲蓄習慣 避免成為「月光族」

時下不少年輕人入不敷支,長期做「月光族」,打工多年也沒有分毫儲蓄,不禁令父母疑懷:「為何我善於儲蓄,阿仔阿女卻完全不會?」作為父母,如果不希望子女成為「月光族」,究竟該如何是好?

前投資銀行家李錦近年積極推廣兒童及青少年理財教育,育有兩個兒子的他認為,如果家長想鼓勵子女儲蓄,可以教他們簡單的四字真言——先儲後使。

每個家庭教子女理財的進度都不一樣,有些家長從孩子四、五歲開始,有些家長則會等到孩子唸高小才開始。李錦提醒家長,無論父母選擇在子女幾歲時開始給予零用錢,第一步必定要教小朋友先儲起一部分,然後再使用剩餘的另一部分,避免孩子「有多少,花多少」。至於儲蓄應該佔整份零用錢的多少比例和金額,則由家長按情況決定。

孩子是父母的面鏡子,父母做甚麼,孩子便會有樣學樣,所以要幫助小孩建立良好的理財習慣,最好的方法當然是父母身教,以身作則示範「先儲後使」。李錦建議父母刻意在孩子面前討論:「昨日出糧了,除了要應付柴米油鹽等日常的開支外,我們應該先儲起一部分收入,以備不時之需。」

有些家長忽略了從小向子女灌輸「先儲後使」概念的時機,認為可以先給他們零用錢,等孩子逐漸長大,自然會知道原來儲蓄相當重要,但李錦提醒家長,假如當小朋友習慣了收到零用錢便先花後儲,等隔一段時間才教他們儲起一部分的零用錢,到時便難以建立儲蓄習慣了。

場地:游牧堂 Nomad Hall

相關文章:
【從小學理財1】如何教孩子不要浪費?
【專訪】縱橫金融界30年 李錦教中小學生理財 最緊要「珍惜」和「等待」


相關文章

【新年學理財】參加免費親子財商桌遊派對 贏走兩套原創桌遊

【理財好時機】小朋友新年利是要上繳?爸媽先做3件事!

【從小學理財】培養新世代的數碼理財素養

【美國加息】2023年加息事件簿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