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4

816

【股票經】散戶經常遇到的問題 再談投資框架

由於疫情關係,一星期總有三兩天駕車載太座到超市,在途中都會收聽電台財經節目。經常聽到有聽眾打電話去電台請教嘉賓主持有關股票的疑問,問題多圍繞某隻股票在哪個價位值得買入?短期目標價多少?或者是手上持有的某隻股票已跌穿買入價,是否應該止蝕?希望嘉賓主持指點迷津。

更多文章:【投資最重要的事】『東西買得好』!低價買入的成果

為甚麽散戶經常會問這些問題?

我想主要原因是他們並沒有建立一套適合自己的投資框架。

Pat Dorsey在《The Five Rules for Successful Stock Investing》道出了成功的投資方式主要是建基於五個核心投資原則:(一)投資者自己做功課(二)發掘有強大競爭優勢或護城河的企業(三)買入時預留安全邊際(四)長線持有(五)懂得何時沽出。這些投資框架,很值得投資者參考,也大概是我一直奉行的。

更多文章:【股票經】投資要多點理性,少點感性

更多文章:逆境是鍛練心態的好機會

投資者買入某隻股票前應當做足功課,了解自己為何會選擇以某個價位買入該股。買入後須要持續跟蹤和觀察公司的業績與基本面的變化,不時修正對公司估值的計算和業務前景的判斷,並審視當初買入的原因是否依然成立,從而決定是否應該減持或換馬。當投資者對公司的基本面和價值認識越深,便越能夠抵擋市場上的雜音(比如大市的評論和走勢預測)及每天股價波動對投資者所造成的心理壓力,越有勇氣堅持自己的投資原則。

投資是嚴肅的行為,不應隨便相信和依賴別人的「貼士」,應該建立一套適合自己的投資框架,對自己的投資負責。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理財個案2023】港股美股配置方案

【理財個案2023】家人留下各類股,怎決定去留?

【家庭理財】家長計劃為小朋友買教育基金 網民:唔知追唔追到通脹?

28歲仔創業失敗望30歲有突破 創業打工一定2選1?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