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7

4K

三十歲開展一生三宅

諗sir你好,

小弟係你既忠實讀者, 想請教一下買樓事宜。

小弟和太太同齡, 今年30歲, 分別為公務員和會計師, 小弟月入5萬4, 太太5萬5, 月儲6成收入, 育有一名1歲女兒, 現與家人同住。

太太有一層元朗物業, 銀行估值605至624萬, 尚欠貸款479萬, 剛完成轉按, 亦過了SSD 3年期限,萬一失業,可隨時免重稅賣樓。

另外,我們有現金250萬, 坐艇股票市值43萬, 小弟冇債冇樓冇車。至於太太有多少私己錢,則不得而知。

小弟目標一生三宅,亦很認同諗sir的分柝: (有錯請指正)

(1) 如buget有限,寧可渣兩層500萬樓,不持一間千萬宅。

(2) 美國無限QE及低息環境下,樓宇價值必然上升。

(3) 政府陸續供應中轉房屋,成為了一房或開放式單位的替代品,所以買兩房或以上單位,升值潛力較大。

汪總在諗sir節目中表示,看好奧運站物業前景,但小弟自知財力有限,請問諗sir, 小弟應否親樓市微調,於今年內買樓? 如是,應該買什麼價位的兩房單位?南昌/九龍灣/大圍是否理想選擇?

多謝賜教,萬分感激。

晚輩林同學敬上

更多文章:28歲月入15萬持5物業收息10萬

更多文章:我要加按住宅收15K月息移居

answer:

以下是收息103助教GARY同諗sir講的經驗:

「記得有次和朋友在聚餐時談及移民話題,朋友們提及現時約移民顧問諮詢,需要一星期後才能安排會面,會面時間跟你花在中旅社報大陸團差不多,分別在於,不能說對目的地沒有想法,也不能白紙一張要求顧問將整個移民程序由頭開始說起,自己先要做預習然後再去發問,因為最近申請人數多不勝數,情形就像鬥快遞交申請,其後批出居留證後擇個吉日就可以出發,從頭到尾就好像報了一個三年期的旅行團。」

朋友最後決定一年後移民,他跟親朋戚友已經交代,似乎他已有心裡準備過新的生活,後來我多口問多句:「你會賣咗層樓?」

朋友話:「唔會喇,層樓會放租揾人幫手供下,話唔定幾年後又會番香港。」

聽罷感覺是,朋友最不能放下似乎是層樓。這確實是香港人的實況: 看似很瀟灑,一方面想移民,但其實還在留戀香港做業主身份,給自己留一條後路,移民只是想獲取居留權作為日後逃生門,但一旦回流又再重複煩惱住屋的問題。

香港人似乎真的要把特區護照燒掉,將身份證剪碎才能完完全全跟層樓脫鈎。

套用以上情況,讀者提到持有兩層物業,對一些決定離鄉別井的人至少有機會可以沽一層hold 一層,務求在生活上取得平衡。但他提出的三點,可能因為諗sir文章寫得唔夠好,讀者都未完全理解諗sir意思:

1.對於一千萬之上的住宅不是不看好,500-1500萬市值內的樓不俗,尤其600-1000萬之間更有潛力。至於揸兩間樓可以揸一賣一,例如兩間1000萬樓真係比一間2000萬樓好。但相同情況不適用在1000萬樓變揸兩間500萬。

早年200-300萬樓升至500-600萬「按揭Ceiling」。現時600-700萬樓確實向800萬九成按揭之頂批額進發。而800-900萬樓就向1000萬八成頂批額進發中。至於500-1500萬樓為一般市民所需,呢批人往後生洞模式變化不大。

2.讀者提及「美國無限Q E」有利樓市,諗sir對此有所保留,因考慮到現時在印錢的是美國而不是香港,QE流出市場的資金主撐起美國股票市場。現時影響香港樓市之主旋律,為供應短缺,未來兩年每年供應單位都少於20000個,加上SSD措施令業主唔肯輕易賣樓,在缺盤之下,一年有9個月業主都係處於優勢,買家經常劣勢,咁既市點會令樓價跌呢? 大家可以去地產行留意下,經紀無左個客唔在乎,無左個賣得下既盤*就超肉痛。

*你知有些業主想法勁fancy,市價900萬佢掛1200萬,這類「盤」一般不歸類為「賣得」。

3.讀者只觀察諗sir免費個案去投資,先謝俾面但可惜市場由群體博奕而成,你知買一房收租會同酒店撞客,酒店點玩? 而家酒店開始出兩房啦,月租兩房皮幾野,有野食有room service,問你死未?

你諗下,100萬投入當收15%息,用債基B餐槓些少吧,一個月靠100萬就有月12.5K收入,再補些少夠去酒店租兩房套,或者舊樓兩房了。所以買樓投資兩房是基本,三房最好,四房太大。而家擺係度哂月光既盤都係月租35K+

當然,你將三房花些少本去買樓003學點轉做學生宿舍,三房玩超頻,18k月租升至33k,是除了努力加人工外,另一殺著又可跑返贏市場。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美國加息】2023年加息事件簿

【理財個案2023】投資美股港股想3年擁$100萬

【理財個案2023】現金還清按揭有無著數?

【理財個案2023】生意淡薄 不如炒股?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