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地球沒有未來 小孩的未來又會如何?

2019-06-14 1,829


文:綠色和平項目主任 伍漢林

全球暖化、冰川融化等等,是小朋友常識課本中經常出現的課題。很多老師和家長從小都會向學童解釋「氣候變化」。但時至今日,問題仍然未解決,情況更每況愈下。日本最近再受熱浪侵襲,香港去年亦經歷了超級颱風山竹吹襲,沒有人可以逃離氣候變化的影響。當「氣候變化」成為「氣候危機」,小朋友的未來危在旦夕,我們可以為地球做點甚麼呢?

16歲瑞典學生桑柏格(Greta Thunberg)去年起自發逢周五在國會前罷課,要求政府立即應對氣候問題。「Fridays For Future學生氣候行動」及後在全球遍地開花,今年5月24日,全球行動再次舉行,超過110個國家/地區的學生,紛紛響應號召走出校園要求各國領袖以實質行動解決氣候問題。

如何面對氣候危機

綠色和平亦於5月24日當天舉辦《地球未來=我未來》氣候變化分享會,分別邀請到香港天文台前台長林超英、攀山者袁進傑、潛水員黃筠婷,以及學生氣候行動的學生代表天朗向年輕人分享當前的氣候危機。

林超英指出人類在過去50-60年間高速發展,為地球帶來前所未有的破壞,包括地面溫度上升、溫室氣體上升、海水酸度上升、生物物種減少、熱帶雨林減少等。他認為要防止氣候危機,民間團體、政府和商界必須盡早共同出力,才有可能成功。

而學生氣候行動學生代表之一天朗,年僅17歲,但他受桑柏格的啟發,有感氣候危機不只是決策者的事,身為學生亦可以出一分力。他向身邊所有人傳遞訊息,特別希望更多學生關注到這關乎自己的「未來」,需要立即行動。

氣候行動香港不會缺席

氣候行動浪潮不只在西方國家發生,它早於3月15日已席捲香港,全球不同地區均舉行了學生氣候遊行。而5月的全球行動,香港亦再次參與其中,主辦單位為了讓更多本地學生能夠參與,更特意將活動延遲兩日在星期日舉行。

超過250人手持橫額現身灣仔修頓球場,手持紙板、高叫口號,浩浩蕩蕩遊行至政府總部。豈料天公不造美,在黃色暴雨下,有的人渾身濕掉、有的人手上的紙板全被雨水化掉,顏料亦有如融冰般化開。但他們並未有退縮,仍然高呼著 “What do we want?”-“Climate Action!”; ”When do we want it?”-”NOW!” ,為的就是自己及小孩的未來,要求政府立即行動,解決氣候問題。

遊行隊伍中,一名應屆中學文憑試考生Renée指出,大自然供給的資源以至生物多樣性就如家傳之寶,代代相傳,絕不應止於我們這一代。她呼籲大家要站出來為環境發聲,讓下一代可以繼續享用大自然的資源。

小朋友是地球未來的主人翁,若我們今日為求一時方便或享受而破壞環境,任由氣候危機惡化,將來無辜承受惡果的就是他們。為了他們將來可以活於更健康更可愛的地球,就由今天開始實踐低碳生活,一起要求政府更進取地應對氣候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