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4

1.4K

【年金解惑-你要知】認清年金為保障而非增值 留意退保風險

年金產品猶如自製長糧,為退休人士提供穩定現金流,不過,有興趣投保的人士考慮投保時應要注意提早退保所帶來的風險。同時,不少人認為公共年金的回報不及其他產品,惟市民應要認清年金本身的特性是以保障為主。

公共年金是供65歲或以上長者認購,愈早買愈有利,若剛好年滿65歲投保,獲派發年金的月份數目就愈多,可以更長時間應對長壽風險。現時男女長者的預期壽命為85歲及87歲,假設一個男性於65歲時投保100萬元,至80歲便可取回已繳保費的105%,其後每個月繼續獲取穩定收入。若已屆70至80歲時才開始投保,則要85至95歲才可取回保費的105%。

面對預期壽命延長,公共年金愈早買愈有利,可以更長時間應對長壽風險,為長者提供穩定現金流,不用擔心會「坐食山崩」 (資料圖片)

提早退保或只能取回七成本金

年金是適合長線持有,提早退保會造成損失,當長者突然需要大筆資金應急,例如是面對突如期來的疾病,年金便會欠缺靈活性。假設一名男性受保人於65歲投保100萬元,翌年退保只能取回約73萬元,要等待10年才可回本。

同樣地,於保證期內,若受保人不幸身故,指定受益人如要一筆過收取當時保單內的保證現金價值,亦會導致財務損失。受益人可有另一選擇,繼續收取餘下未派發的每月年金金額,直至有關金額達到已經保費的105%為止。

認清年金特性 屬保險而非投資產品  

年金是用作應對長壽風險,愈長壽,可領取年金的時間愈多,自然回報愈高。不過,沒人可以預計自己的壽命,因此決定是否投保時,其實很難以回報率作為依歸。

年金並非高回報的投資產品,主要是作為退休保障,讓長者每月領取固定收入,即使回本後,仍可「長攞長有」直至身故,為長者提供穩定現金流,不用擔心會「坐食山崩」。

不少人批評年金的內部回報率4%並不吸引,流動性亦不足,若果要求較高回報的產品,可考慮高息股。不過,買股票的話就要承受股價波動的風險,長者需要考慮自己是否有能力擔當進取型的投資者。亦有人認為債券同樣可提供穩定回報,不過債價可升可跌,而且亦有利率及信用違約等風險。

市民應按自己的風險胃納,編配不同的投資及保障產品佔比,畢竟難以有一樣產品可以全面支持退休所需。若果決定買年金,不應「瞓身」購買,要預留一定現金「傍身」及作其他投資。想有流動性,應持有適量現金,想高增值,則可考慮股票或基金。

表列年金與其他退休理財產品之比較   

要注意的是,年金屬於保險產品,並非投資產品以追求高增值及高回報,而是用作為退休人士提供穩定現金流。長者應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選擇不同類型的保障、投資產品佔比,以達至一個多元化的投資組合。表列年金與其他退休理財產品之比較:

撰文:陳佩珊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理財個案2023】15年倒數退休

【樓宇按揭】談劇說樓按 – 安老按揭(下)

【安老按揭】退休有樓無收入 安老按揭幫到手(二)

關於保險知多少?Agent唔想比你睇到嘅儲蓄計劃比較!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