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8

5.3K

【新手父母理財】BB用品的「需要」「想要」?

很多時候當我們在社會工作,賺取愈來愈多收入的時候,很容易忘記理財的最基本技巧,購買物品前停一停,想一想是「需要」還是「想要」。

筆者作為一位新手爸爸,在準備他的來臨之時,感覺一切都是個未知數。我相信每一個父母希望孩子健康快樂成長之餘,都一定會將最好的給予子女。自己和太太很容易有心態花費大量金錢購買各樣產品,加上廣告資訊氾濫,不知不覺間這一年多來,過度購買了作為 「標準」新任父母「需要」用品。雖然大花金錢美其名都是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及舒適,所費不菲的嬰兒用品,我們有思考清楚嗎?結果很多時候,商家利用新任父母焦慮不安的情緒,透過不同的包裝和折扣吸引,告訴我們作為新任父母應該「需要的東西」。如果「養大一個小朋友要多於400萬元」, 我們是否更應該善用手上金錢,為將來打算。

更多文章:【遊戲課金】課金有限,慾望無限

根據經驗,以下三類物品筆者認為比較容易過度消費﹔

1. 衣服

你身邊有沒有朋友,曾經轉贈過BB衫給你?你或會發覺,雖然是二手衣服,但依然很新淨,有些根本沒穿過。正正因為很多時候新任父母心態一定會想為BB打扮,很容易就會過量購買。雖然BB每日換衫次數多,但長大速度快。所以很多時候家中衣服堆積如山,便會出現收納問題。

要減少浪費,筆者建議用抽屜或膠盒將衣服分門別類,在手機清楚紀錄每類衣服尺碼的數目。在再次購買衣服時,先停一停,再查閱自己的紀錄,方便清楚計劃,避免一時衝動,過度消費。如果不合適的衣服,可以清洗後再轉贈別人,便不會佔用現有空間。

2. 玩具

你家中的孩子擁有多少玩具呢?市場上各式各樣具教育意義的玩具, 擁有不同的功能,例如刺激寶寶視覺及觸覺發展、訓練寶寶全身活動,新手爸媽很容易會因此而吸引購買,但實際上日常孩子會玩的可能只有其中的兩至三成。美國在2021年《嬰兒行為與發展》雜誌研究指出,太多玩具會影響孩子專注力,因為孩子在過量的選擇下反而會減低集中力,減少發展創造和想像力的機會。

筆者觀察到,如果兒子真的很喜歡某個玩具,他通常會一直不斷重複地玩耍,更會自行找出很多種新玩法。如果你也觀察到孩子喜歡某類型的玩具,而下次再買時也可以優先選擇同種類或類似性質的玩具,但要避免一次過給予孩子太多選擇。

更多文章:【從小學理財】理財路上心態才是最重要 培養子女建立積極理財態度

3. 大型物品 (例如BB車、揹帶)

相比玩具和衣服,大型物件在價格和收納上的問題會更大。筆者認識身邊有朋友在BB還未出世時,已經買了兩條揹帶和兩部BB車。最後使用後發現,因各種的原因不合適便很快掉棄。

筆者建議購買這些較貴或大型物品前,除了要考慮自己家裏的收納空間之外,也可以從網上尋找用家評語,由真正用戶體驗出發, 精挑細選那個才是真正的「需要」。當然要小心分類是否KOL的廣告, 一面倒推銷產品的好處,令你疏忽物品的壞處。

這篇文章並不是要告訴你盡量不為孩子購買任何物品,但當過量購買多餘的物品除了白花金錢之外,亦會佔用空間,影響生活質素。如有時間,現在不妨先將家中多餘的物品,轉贈或在網上二手平台放售。 同時,也可以選購新淨的二手物品,節省金錢。從今天起,希望您也能更善用手上金錢,培養良好購物習慣,減少購買多餘物品,為子女未來生活做更好準備。

如新手父母就財務規劃問題想了解更多,歡迎致電3950-1900或whatsapp 6687-2389與當值理財社工聯絡查詢。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 張子恒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新年學理財】參加免費親子財商桌遊派對 贏走兩套原創桌遊

【從小學理財】培養新世代的數碼理財素養

【美國加息】2023年加息事件簿

【理財個案2023】投資美股港股想3年擁$100萬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