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7

736

【理財個案2023】5年置業結婚大計

你好,我而家計劃緊置業結婚及提早退休。本人28歲,與另一半工作穩定,合共月薪約50000,扣除開支及家用,每月可儲25000。

資產方面
- 2層內地二線城市收租物業,總市值約180萬,租金回報約2%。2013年以約40萬購入,預期該地區具長遠發展潛力,每年增值約8-10%,正猶豫是否現時賣出一層套現。

- 港股美股:股票+主要指數ETF,總市值約40萬,科技類(eg科網、半導體、電動車)約佔40%;傳統金融、醫療、能源、消費品類約佔50-55%;另外投資約5%黃金、白銀ETF+加密貨幣。持倉變動甚少,期望長期穩定增值10-15%。

- 3年股票投資經驗
- 現金約70萬(包括應急資金20萬)等大冧市掃平貨
- 負債約10萬
- 已購買足夠保障的危疾、醫療及人壽保險

目標一:預期在5年內以首置、高成數按揭買入香港市值800萬內市區樓作結婚自住之用。

目標二:希望40歲前累積1000萬淨資產(當中包括1層香港自住物業)。

我可以用咩方法完成以上目標?唔該成哥

更多文章:【理財個案2023】15年倒數退休

個案重點:
‧28歲
‧二人月入$50000,可儲$25000
‧2層內地收租物業,總市值約180萬
‧現金約$70萬

重點目標:
‧5年內置業作結婚用
‧是否賣出其中一層內地樓
‧40歲擁$1000萬淨資產

龔成老師分析:

係開始投資計劃前,你要睇翻你負債部分,如果個息率係較高,你要先處理好,否則會拖低長線投資效果。你現時有足夠現金,如果無特別用途,而負債息較高就要處理。

現時你持有2間內地物業,租金回報率只係一般。雖然你預期有增長力,但由於你計劃5年內要在香港置業,如果再加上這2間內地樓,你成個組合就會偏重於物業類,會有過度集中性風險。

若果你覺得這2個物業,長線升值能力很理想,你保留都可以。但考慮你有可能出現集中資產風險情況,如果你預期其中一個物業增長力只是中等,建議你減持其中一個,你可以分析那一個長遠的升值能力較低,就賣出這個,將資金投資股票或幫助你日後買樓,都是可取的做法。

這刻,你先處理好結婚與置業的目標,之後有閒錢,以及處理好結婚置業後,才處理40歲的理財目標。

更多文章:【理財個案2023】40歲,股票債券保險物業配置策略

假設你目標是購買$800萬的物業,做6成按揭,你需要的首期為$320萬,加上雜費及你結婚所需的開支,其實你這刻的資金並不足夠,有可能要你賣出其中一個內地物業,以及在這段時間,保持儲蓄。

如果做更高成數按揭,例如7成、8成,雖然你資金會更足夠,但你就未必做到按揭,要睇數年後你的收入以及當時的按揭息率(如果你到時收入$50000,8成按未必做到,7成按就要睇到時的按息)。

假設你做6成按,就要努力在這段時間儲蓄,你們每月能儲$25000,即一年$30萬,5年約$150萬,再賣其中一層內地樓,以及動用你現時部分資產,才能處理到。

你現時的持股,如果都是一些大型股,以及較有質素的ETF,港股、美股、ETF都可以持有。但你每月儲的$25000,就不宜太進取去投資,因為這些資金你將會買樓及結婚,因此,最好投資一些較穩健,平衡增長型的股票,同時,不建議投資太多,最多只能投入可儲蓄金額的一半,餘下就持有現金。

由於置業後,你每月要供樓,所以每月餘下的現金流相對會減少,坦白講,要完成40萬擁$1000萬淨資產並不易,就算計算你擁有物業的權益部分,再計算這段時間你儲蓄及投資增值,再加到時的財富,也差$300萬-$500萬,你有以下幾個可能的方法。

更多文章:【理財個案2023】24歲,家人支持3年換樓結婚!

第一,提高收入及增加儲蓄,上述只是假設你們$50000收入,但你年輕,如果收入提高,能儲到的錢就不一樣,可以幫你完成目標。

第二,完成置業目標後,可投資一些潛力股類別,如果你能承受風險,想爭取高少少回報,就可考慮這個方法。

第三,將目標推後至45歲,因為當你完成置業目標後,假設是現時的5年後,你33歲,距離40歲只有7年,你能儲到的錢不算多,投資的年期也不算長,令你可以滾存到的財富有限,因此,以45歲$1000萬為目標,其實較為合理。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理財個案2023】34歲辭工出去闖?

【理財個案2023】現金還清按揭有無著數?

【理財個案2023】因前女友明白現實殘酷 20歲決心致富!

【理財個案2023】還清欠債 即刻就投資?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