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7

2K

最強收息股 息率一定低

進軍美股收息,首要戒條,先求「有升、有息、有升息(每股派息金額,逐年遞增)」。新手朋友,常犯錯誤,在於忽略股息金額,是否不斷增長?容易掉入息率高、卻大幅輸價的陷阱。此話何解?

前文提到,「收息股」只是一個統稱,實則分成兩派,一為高息率派,一為派息增長派。初到海外,無從入手,很多投資人會在免費網站,利用其提供的篩選器,將股票息率,由高至低排列,又或選出息率高於某一%的股份。這種方法,屬於高息率派,據美股市場往績,表現(總回報)跑輸派息增長派,幅度平均每年超過2%,而且價格更為波動。

股份息率高,年年更多現金入袋,為何表現更差?以大家熟悉例子,加以說明:假設一外國散戶,進軍港股,用篩選器排序,匯豐(5)、中移動(941)、領展(823)、煤氣(3),哪隻會排首位?單看現價息率,必是匯豐(6.1%)、中移動(4.6%)稱先;領展(2.6%)已不入流,煤氣(1.8%)敬陪末席。

若外國新手,就此判定「大象真偶像、煤氣嘥鬼氣」,必被本地薑友人,笑到面黃。原因人所共知:煤氣、領展之所以息率低,並非業務不濟,而是股價飛升,每股派息金額,亦同步上揚:領展10年前每單位,分派不足$0.8;今時今日,中期業績已派$1.3、去年全年派近$2.5;煤氣表面股息持平,但每年十送一,即另類派息年增一成。

相反,匯豐自金融海嘯後,派息金額一直「未返家鄉」,股價已呆滯經年;中移動近三年基本股息,遜於2013年水平,股價「保養得宜」-十年如一日。哪些是更佳選擇,老股民心中有數。

不論港股美股,當股息率高企,多數主因是價格不升,甚至暴跌,並非顯示股份優質、超值,有時候反是「價息齊sick」。例如百年老店通用電氣(GE),便為醒目例子:2017年間,美股狂牛,GE股價卻逆市下跌25%,當時派息未削,隨著價格下挫,股息率接連飆升。實際上市場極端精明,股價失禁,原來預示業務不濟,派息將大幅削減。及後股價一度再跌幾成,乃是後話。單憑高漲息率,盲目買入通用電氣,一殼眼淚。

實情股息率,只是數學比率,股息除股價而已,無關公司質素。較差的公司,派息未削價先跌,股息率便急升;優秀企業,息升價升更快,股息率自會越壓越低,反是極好兆頭。不厭其煩重覆:現金息雖好,宜看總回報。

或問:話雖如此,但很多績優美股,或股息貴族ETF(NOBL),得2%現金息,到喉不到肺,如何是好?美股、ETF好處,在於逐股買賣,沒有每手股數限制。假設目標現金收入為4%,而投資一段日子後,已有帳面利潤,在現金股息外,另沽出2%持股,即每50股沽1股,自製股息便可。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理財個案2023】投資美股港股想3年擁$100萬

【理財個案2023】34歲辭工出去闖?

【理財個案2023】股票組合大重組

【理財個案2023】現金還清按揭有無著數?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