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上,遇上不少個案,他們大都因為過度消費及理財不善而導致財困問題,雖然他們有理財問題,但他們都是努力地想做好的父母。
呀昌是公認的好好先生,他不但沒有什麼脾氣,而且努力工作,不單得到上司的信任,而且夫婦亦十分恩愛,公一份婆一份,雖然夫婦賺錢不多,但一家四口,生活十分融洽。
有一天,太太接獲銀行職員追數的電話,嚇得她不知如何是好,便即時致電呀昌,呀昌辯稱自己只是遲還款,叫太太放心;後來太太在呀昌的信件中發現他欠下巨債,當時她不能相信,急忙找阿昌問個究竟,呀昌表示回家再講。之後,阿昌告知太太有關欠下債項的情況,太太感到十分傷心及難以接受,於是她便帶呀昌來見社工。
在輔導中,呀昌表示他欠債不是因為賭博或投資失利,而是因為想兩個孩子生活開心而導致。
呀昌成長於一個窮困的家庭,當他年紀小時,由於喜歡吃東西,父親時常責罵他食窮他,當時只有九歲的他,父親便要求他協助送貨,雖然他十分恐懼不知道怎樣去一個陌生的地方,但都硬著頭皮嘗試;有一次,他由佐敦送貨到港島區,因為他不識路加上客人不在,遲了回家,父親不問原由便用掃帚打他,罵他遲回家;又有一次他幫父親買東西,當他將零錢找回給父親時,正打麻雀的父親便在其他朋友面前掌摑他,責罵他阻礙打麻雀,他表示母親亦不時被父親無故喝罵,故她亦未能提供任何協助;呀昌亦是一個胖子,加上頭髮微捲,他時常被同學及鄰居嘲笑是「肥狗」,年紀小小的他面對種種生活上的不如意,以及被人欺凌及侮辱,他只是默默忍受,故由小至大,遇上不如意的事情總會埋藏自己,自己的失落及需要,亦不會向其他人表達。
結婚後,兩個孩子出生時,他總是想給予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故此,他會買玩具甚至不時帶孩子到廸士尼樂園遊玩,縱使欠人錢他亦為帶同孩子及太太到台灣及日本旅行,另外,他亦不想讓其他人看不起孩子,故他十分著重他的衣著及禮貌。
在輔導中,發現呀昌成長的創傷令他投射自己的需要在孩子的生活中,以物質希望孩子過著開心的生活作補償,甚至以物質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同,他知道自己給予孩子錯誤的價值觀,故堅定地表示自己不會再借錢及亂花錢。
我問呀昌除了理財上需要作出改變外,你還有什麼可以做以改變孩子的價值觀呢?呀昌望著我好像當頭棒喝,他不知道自己還需要做些什麼,我望著呀昌說:「你要學習接納自己」,無論是今日犯錯的你,甚至是過去小時候沒有愛鍚的你,接納並不是將今日所犯的錯誤抺去,而是接納你自己個人的特質,當你能接納自己的時候,你再不會用物質來裝飾你自己,你便能踏實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