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至12歲的小朋友應該學會節省金錢、管理自己的銀行戶口及保管自己的財產。
十歲以上的孩子能理解更複雜的理財概念,開始獨立理財,對自己的財政負責。例如買玩具時不再由家長支付,而是需要靠儲蓄才能買得到;或是管理自己的理財戶口,亦開始擁有第一部手機,必須學習小心保管財產。
他們應該學會些什麼?
1. 消費時比較價格可節省金錢
孩子開始儲蓄零用錢,用存起的零用錢購買心頭好,而不再是由家長支付。因此,父母可教導他們留意產品的折扣和優惠,以及比較從不同地方、時間購入產品的差別。
2. 擁有銀行戶口代表什麼
另外,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開設聯名戶口。家長帶同孩子一起到銀行開戶,令紙上談兵的概念變得具體。而且孩子對現實中的理財工具會加強認識,例如擁有存摺及提款卡代表金錢沒有消失,他們隨時能提取金錢及查詢利息。孩子知道銀行裡的錢是屬於自己的,這會使他們對管理自己的財產更有概念。小孩亦應該理解銀行業務的語言,如開戶、利息,甚至股票買賣等。
3. 管理自己的財產
10至12歲的孩子已經上高小,開始有自己的交友圈子和活動,未必再讓家長時時跟隨。因此,父母可以考慮為他們添置一部手機。手機是孩子第一件擁有的昂貴物品,也是學習理財的好道具。父母可趁機教導孩子對自己的財產負責。如遺失或弄壞手機,就要自己負擔再次購買或維修的費用。
如何避免孩子只會伸手要錢?
孩子想買不是必須品的東西時,父母可以請他們以零用錢購買,或加以努力「賺取」金錢。例如設立家庭獎學金,以達到某個進步水平等條件獲取。當孩子體會到得到每樣東西都要付出積蓄及努力,在考慮消費時更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