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經常因為小朋友無耐性扭計而感到困擾,當子女未能馬上滿足自己要求時,隨即便會大發脾氣、尖叫以示不滿,多等一秒都容不下,到底要用甚麼方法讓他們學會等待呢?
其實孩子沒有耐性實屬人之常情,因為這關係到多種心智發展能力,需要有一定的成熟才能表現出大人期待的「耐心」。換句話說,年紀越小的孩子,耐性越差,因為他們對於因果關係的理解仍處於十分模糊的解段。舉例說,當2歲前的孩子想要在地鐵吃糖果,而你只告訴他現在不行,他沒有足夠的理解與表達能力,不懂為何要等待,只好發脾氣來表達訴求。
當遇上子女「馬上就要」的要求時,父母不妨把以下4招學起來,花多一點耐性與時間與培養孩子學會等待!
更多文章:【教育方程式】幼兒經常亂發脾氣?5招助幼兒控制情緒 爸媽以身作則好重要!
1.讓孩子習慣「延遲滿足」
遇到子女提出要求,即使父母當下就有能力做到,都不要每次就立即答應,這會造成他們變本加厲,性格越來越急躁與嬌慣,反而應透過「延遲滿足」去想培養子女的耐性。延遲滿足可以訓練幼兒自我控制,當他們在面臨種種誘惑時,能否為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而放棄眼前的小滿足、小願望。譬如子女如果嚷著馬上要吃一粒糖果,而你跟他約定等待後就會能得到2粒糖或更大獎勵,甚至嘗試利用集點數制度來換大獎。當子女習慣了這樣的模式,慢慢就學會自制,能耐心等待和延遲滿足!
2.教導孩子等待的意義
剛才提到其實孩子對於「等待」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即使你反覆叫等一下,他不明白當中的用意就很難會跟隨。因此,家長必須以淺顯易懂、容易理解的方式教導孩子等待的重要性。
例如買食物排隊時,可以同小朋友解釋「因為廚師要時間用心製作食物,前面的人都一起在等,你可以陪大家嗎?大家都會覺得你是一個好孩子唷!」
如果你正在忙時,子女提出請求,你可以讓他知道你正在甚什麼,他需要等多久,你才有辦法滿足他的請求。例如,你可以說:「我很樂意幫忙,不過,讓我先洗好眼前的碗碟,待它們變得乾淨後,我就可以來找你了。」即使當時你有辦法馬上完成孩子的請求,還是要讓他等待。
只要孩子學會靜下心來等待,久而久之也便會做出比較適合當下環境的行為,這麼一來,無論是身邊同年齡的孩子或大人,都比較容易敞開胸懷接納他。
更多文章:【教育方程式】小朋友動手打人別只說不可以!爸媽必學4招解決孩子動手問題
3.把時間具體化
「時間」對於5歲以下的孩子來說是非常抽象的,他們不會理解5分鐘、30分鐘或者1小時究竟有多久,他們不知道15分鐘與30分鐘的分別;孩子起碼要到9歲或以上才開始有抽象思考,掌握到時間的概念;因此年紀較小的孩子只能思考具體的東西,家長應避免說數字,盡量以一些簡單實在的方法去表達時間,例如:「當你從1數到30,我們就準備出門了」;又或者以比喻的方式來表達,例如:「媽媽在忙,請等一回,就跟刷牙一樣快!」,如此一來,孩子就「心裡有數」,明白所謂的等一下是有多久,便會更容易接受。
4.分散注意力
父母與子女外出很多時都要排隊,當孩子開始失去耐心,家長可以先與他說明當下狀況,並稍作安撫:「我知道你很想玩,但是大家都要乖乖排隊,你看!前面哥哥也在排隊呀。」然後更可透過小遊戲轉移子女專注力,例如就地取材利用周遭的環境問「我們數數前面有幾多個個穿裙子的人?」、「你看街上的人在幹甚麼? 」等,當孩子接到「任務」就可以打發時間,分散注意力﹐自然就不會覺得「等待」是一回事,更可藉著簡單的遊戲訓練他們的腦筋及觀察力。
更多文章:【教育方程式】小朋友無自信點算好?7個方法助爸媽培育自信孩子!
最後要提醒家長,要培養子女的耐性,首要條件就是以身作則!日常生活中父母越懂得耐心傾聽、耐心解說、陪伴並引導子女作出嘗試,他們自然有耐心也能對挫折。若然家長自己都急性子與不斷責罵,只會讓子女更快失去耐心。另外在培養耐性的過程中,要及時肯定子女的努力與進步,不要吝嗇給予讚美,他們就更有動力去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