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經常寫錯字,未必與不夠專注和態度不良有關,也有機會是學習障礙。有心理學家指出,「學習障礙」的主題最難以詮釋,他解釋有小朋友的智力屬正常,卻因有學習障礙而不斷被誤解、嘲笑;更有小朋友因有書寫障礙,而被家長逼迫不斷重複擦掉和重寫。專家提醒,家長應著重「能夠順利完成輸出」,而非只看重書寫的部分,「放過小朋友吧!」
更多文章:【親子急急問】新手媽媽睡眠不足 專家:加速衰老3至7年
台灣心理學家王意中在其新書《學習障礙》中解釋,學習障礙並不是智力、專注力或態度的問題,而是神經心理功能異常,經常會被忽視和誤判。最常見的例子是當小朋友寫錯字時,不斷被要求重複擦掉和重寫,實際上卻是有書寫障礙,而書寫障礙如同一種隱性障礙,較難被判斷。
小朋友自身也會因「想做卻做不到」而感到困難、受委屈和感到挫折。專家提醒,家長與其逼迫小朋友重複擦掉和重寫,應先觀察,也不應只看重書寫的部分。家長可以讓小朋友以口述答案,了解他們是否能正確回答;再從其書寫的過程中,試試找出小朋友在書寫部分的呈現,例如是上下顛倒、相反、部首錯誤、多字、漏字,或是筆畫不對?這些都代表小朋友在書寫上遇到困難。換句話說,家長應著重「能夠順利完成輸出」,而非只看重書寫的部分。
Baby Kingdom 環節:「親子急急問」每個星期都會請來專家,解答爸媽最切身的疑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