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唔到原來做完通波仔之後,生活都要咁節制呢!
30出頭佔新症兩成 又煙又酒易中招
冠心病趨年輕化
正值壯年,體內卻有個「老人心臟」,隨時引發急性心肌梗塞或中風。心臟科專科醫生林偉發指,透過三種檢查可測出「心臟年齡」,倘與實際年齡不符,需跟進治療。他指冠心病有年輕化迹象,臨床上發現年輕患者佔每月新症的五分之一。有三十出頭的生意人又煙又酒,因心絞痛求醫,發現三條心臟冠狀動脈閉塞,推算心臟年齡等同五十歲以上,需「通波仔」植入七個支架。
冠心病是因心臟肌肉減弱致泵血困難,血液不流通引致心絞痛,患者亦會常感氣促、手腳麻痹、因呼吸困難半夜「紮醒」、頭暈等。若血管內的斑塊脫落,游走到其他血管引發堵塞,會致中風。若未及早診斷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及中風機會增逾三成。林偉發指,利用心臟超聲波、運動心電圖及頸動脈超聲波檢查,可推測病人的「心臟年齡」,如心臟超聲波顯示心臟功能水平低於百分之六十、動脈壁內堵塞嚴重,即心臟年齡與實際年齡不符,需藥物或通波仔治療。
雙療法支架成功率逾99%
按林偉發的臨床經驗,冠心病患者以六十歲以上長者居多,每月有四十宗新症屬高齡人士,但亦有約十宗屬三十至四十歲的年輕人,佔整體新症兩成,估計與飲食習慣不良或吸煙有關。
上月曾有一名三十二歲、有中央肥胖及吸煙飲酒習慣的內地商人因心絞痛求醫,心電圖顯示心臟功能低過四成,心臟年齡猶如五十歲中年人;心導管檢查更發現為冠狀動脈三支病變,需植入多達七個支架,使血液流通。
本港每年有逾一萬宗通波仔個案,林指現時有金屬支架、塗層支架、可溶性及雙療法支架,醫生會按病情選擇。以雙療法支架為例,歐美國家統計其治療成功率逾九成九,復發率低於百分之三,但術後需服抗血小板藥半年,如通波仔後仍需做其他手術,宜改用傳統金屬支架,縮短服抗血小板藥的時間。
冠心病病徵及預防:病徵
•心口痛、頭暈
•上落樓梯時心口有壓迫感
•運動期間容易氣促、呼吸困難
預防方法
•調整工作態度,盡快減輕工作壓力
•戒煙戒酒
•多運動,適當休息
資料來源︰心臟科專科醫生林偉發
心絞痛20年減飯局保命
【本報訊】六十三歲的退休公務員李仰勤二十多年前行山時已感到持續心絞痛,但誤以為太累氣喘故沒求醫,定期體檢也沒異樣;但○一年起,他十年內四度心絞痛入院,接受四次通波仔治療,至今仍未確定病因,懷疑有先天性血管收窄。他指現已勤運動、控制飲食、盡量減少「飯局」,妥善保護心臟健康。
李仰勤指,八十年代時已發現行山時會心絞痛 ︰「以為上斜先扯住度氣。」至○一年中,行山時心絞痛得要躺坐路邊,求醫後始發現心臟一條血管已堵塞七至八成,首次接受通波仔治療;○二年、○四年覆診都 發現血管閉塞,需再植入支架;一一年與舊同事飯聚期間,竟因笑得太開心又心臟病發暈倒,至今已有三條血管接受通波仔治療。他現時控制飲食,去旅行都避免「掃貨」,免行李太重增加心臟負荷:「唔想再病發,但要嚟都有預備。」
心臟科專科醫生林偉發建議,市民由四十至五十歲起,可定期進行血脂、膽固醇、心電圖及肺片等身體檢查,確保心臟功能正常,若有心絞痛等徵狀,要盡快求醫。
http://the-sun.on.cc/cnt/news/20140908/00410_010.html
http://the-sun.on.cc/cnt/news/20140908/00410_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