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健康

跳至

首頁
1

尾頁
   1


象牙宮

積分: 222022


1#
發表於 24-11-16 11:52 |只看該作者
好好變老 50歲

好好變老 50歲前作好規劃 身心健康迎接人生下半場


本港退休年齡有60歲有65歲,亦有一早財務自由、無工一身輕的逍遙派,以及70歲仍埋首工作不言休一族。無論退休與否,一般來說踏入50歲,身與心已屆初老階段,亦即是人生下半場已開始,老人科專科醫生梁萬福提醒要為此早作準備,方可減輕老年危機。


世界衛生組織近年再定義老年期為75歲,其實在四十幾歲延伸至七十多歲這初老階段,要面對的挑戰如身體上自然的改變,包括白頭髮漸多、老花、周身骨痛以及慢性病陸續出現等。



香港老年學會會長、老人科專科醫生梁萬福指,過往提及老人及退休,較少會關注這階段的人如何調適。「近十年八年多些人去講young old,惟較少從醫學去講,多以社會學去講,未必能全面。」


扭轉負面觀感
從研究數據知悉,本港照料長者的照顧者,大部分為50至70歲。「香港young old是一個特別的群體,比起要面對戰亂的上一代有好大分別,後者接受教育的機會少,因此多從事勞動工作,知識水平不高。新一代50至70歲的young old生於香港教育、經濟起飛的時代,造就這一代的baby boomer就算教育程度不高,但勤力上進,也有發展前途、積聚到財富,比上一代更多選擇如何應對變老。」

一直以來,媒體報道會較突出50至70歲的負面一面,如他們需依靠各種社會服務及醫療,發生意外新聞中,50歲被報道是「半百老翁」。「50歲竟形容是老翁!年齡上老了是有些事情未必勝任或有限制,但以美國總統拜登為例,今年80歲仍然是國家領導人,70歲過後健康有活力的也不少。媒體常說老人院有幾慘,形象化了,只要正面點去講老化,可改變人的看法。」

至於長者自己,進入老年期自己點睇也重要。「自己是否接受老呢?人家說你老了會否不開心呢?其實老化是必然存在,如肌肉流失、變瘦、身形縮水這些正常改變,要接受並適應它,或者提升它的能力,減低影響;當一個人抗拒老,是難以提升身體能力的。」

退休失去定時規律
退休由全職工作崗位退下來,完全不用工作,有些人夢寐以求。梁醫生說退休沒有了定時的規律性:起床、乘車、工作、午餐、開會、放工,原有的工作上人際網絡也慢慢消淡;子女因移民或結婚,生活變得空虛,如何重新建立新的社交網絡,十分重要。「可培養新興趣認識志同道合的人,所以退休準備不是退休那天才開始,而是之前5年甚至10年已要思量。」

夫婦關係也隨之有改變,像退休前大家工怍忙碌,退休後朝夕相對,優點缺點表露無遺,有機會互相不滿,影響雙方關係。「退休後兩人生活空間的調節也很重要,文獻指出,退休後離婚率會增加。有些人在退休後充滿負面情緒,原因是退休準備做得不足。」

他表示,任何人進入young old階段,要懂得如何思考、預備變老。體能上,老人病如中風、認知障礙症、心臟病、腎病、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四高(三高加上尿酸高)大多與生活習慣有關,另外是缺乏運動、有吸煙酗酒習慣,所以要在40多歲時做工夫。「身體管理得好,日後老人病自然較少。這不能單單依靠日後醫療系統,做唔到幾多,是需要自己掌握身體狀況,如家族中有血管疾病史,及早進行相關基本檢測、生活作出調節。」


人到中年的身體檢查
50歲後新陳代謝開始老化,梁醫生說最大挑戰是血壓血糖血脂及尿酸升高,血壓可恒常量度,後三者可每年驗血可知悉。另外,體重是一個很重要的健康指標,要保持在正常水平。

「以上提及的『四高』需要定時檢測,此外女士們的婦科檢查如乳房、子宮頸、卵巢、更年期的骨質疏鬆都需恒常檢測男士們50歲後如有前列腺肥大徵狀,或需進行相關造影檢查。」另外,50歲以上男女都該進行大腸鏡基礎檢查,如發現有瘜肉並移除,可大大減低5年內發生大腸癌的機會。如有家族癌症病史、心血管病,可及早進行相關測試。至於坊間五花八門的身體檢查計劃,當中包括一些電腦素描、磁力共振,他說在全民角度不是必須


飲食與運動指南
常言長者飲食和運動勿忽略,梁醫生提出實用方法。「飲食多元預防肥胖,本身飲食均衡都重要,不偏食,五穀類、蛋白質、蔬菜,基本上餐膳中都包含其中。運動對任何年齡層的人也重要,長者也一樣,惟運動要適合自身狀況,一要做的是帶氧運動,可提升心血管及呼吸系統機能,如有心臟病的需調節運動量;二要做的是阻力訓練,提升肌力,身體平衡好減少跌倒,研究指出肌肉能力能提升健康,減少疾病與死亡風險。」

人到中年,不少人會擔心腦退化找上門。梁醫生表示,認知障礙症中的50%至60%為阿茲海默症,這屬於退化性問題,暫未有藥物可預防。另外,認知障礙症其中一個關鍵是心血管病,當中20%至30%患者有腦血管閉塞、中風後遺症所致。「所以當血壓血糖血脂及尿酸這些新陳代謝病控制得好,加上運動,提升血管健康,減少認知障礙症發生,就算有阿茲海默症,身體血管狀況好,退化速度也會減緩。」


梁醫生指50至70歲這個群體,改變角色,一樣可以發揮潛能。「現在常說搶人才,young old一群正是人才,他們有經驗,但退休後可能無法應付全職工作,若可提供一些時薪制的工種,做兩、三個小時紓緩公司或機構繁忙時間。長者們日常不只是行山和飲茶,也改變大眾對年老的看法,可以一樣開心、活躍,推動社會生產力。」搶Young Old人才





















想不開、就別想. 得不到、就不要.  失去了、繼續笑.  擁有了、要珍惜。
快乐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生悶氣,發脾氣,煩躁,焦慮,失眠.   是指因生气(生闷气、怒气、着急上火生成的火气、思虑生成的郁气)。
理性討論交流者。


大宅

積分: 3696


2#
發表於 24-11-16 20:35 |只看該作者
我57歲了, 沒覺得老.
我覺得千萬不要不工作, 有份工作會令到自己生活有規律.


男爵府

積分: 6591


3#
發表於 24-11-18 12:59 |只看該作者
dougiewoodie 發表於 24-11-16 20:35
我57歲了, 沒覺得老.
我覺得千萬不要不工作, 有份工作會令到自己生活有規律.
50就谂老就真係老了

首頁
1

尾頁

跳至
你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