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7

1.6K

【幼兒健康】新手爸媽必讀!小朋友腸胃炎不能服瀉藥?兒科醫生拆解6個迷思!

小朋友一旦患上腸胃炎,很多時都會出現上吐下瀉的情況,作為父母當然心急想替子女舒緩病情!台灣一位兒科醫生在網上個人專頁發文,指出大眾父母對於小朋友腸胃炎有不少迷思,例如指出不能吃白色的食物、需補充運動飲料、不能服止瀉藥等,原來以上說法的全都是錯的,醫生替大家一一拆解迷思,並建議患者避開2類食物。

台灣小兒科醫生陳如瑩近日在網上Facebook個人專頁《陳如瑩醫師-小兒腸胃 親子減重》發文分享,指近日因腸胃炎來看診的小朋友變多,也發現不少家長對於治療腸胃炎有很多誤解,她列出以下6大常見迷思,跟大家逐一擊破!

1.只能吃白色的東西?
陳醫生透露,在應診時很多家長會問:「是不是只能吃白色的食物?」,他們以為白飯、白吐司等白色食物都是較為溫和,但實際上如果只補充這些東西,就只補充到澱粉。因此腸胃炎的飲食不必侷限於白色食物,重點是熱量的攝取與均衡飲食,以增強免疫力。陳醫生建議多吃自家烹煮的家常菜,6大類營養素都要吃,要避免油炸或刺激食物。

2.奶粉要稀釋喝?
關於腹瀉或嘔吐時的飲食,經常被問到是否應該稀釋奶粉。陳醫生直指這是謬誤,她解釋由於稀釋奶粉可能導致熱量減少,增加低血糖的風險。要替小朋友補充水分,應該使用小朋友適用的電解水,而非調整奶的水量。

3.要補充運動飲料?
上吐下瀉造成水分和電解質流失,不少人會想到喝運動飲料補充,但市面上大多數的運動飲料糖份比例較高,電解質含量較低,因此不適合嘔吐或腹瀉的小朋友。陳醫生建議爸媽可替小朋友補充電解水,較符合腸胃炎流失體液的補充。

4.嘔吐要先禁食?
當大人患上腸胃炎,經過會用到禁食的方式讓腸胃道休息一下,以減少負擔,但這方法不適合用在小朋友的腸胃炎上!因為當小朋友患腸胃炎,再一段時間沒有吃東西的話,很容易造成脫水或者是低血糖,這是非常危險的,因此陳醫生建議小朋友時要適量的進食和補充水份。

5.小朋友不能用止瀉藥?
陳醫生指出小朋友一樣可以使用腸胃症狀治療藥物,但不可以亂服藥,有部分成人使用的止瀉藥用在小朋友身上會造成腸胃蠕動減緩,甚至不動,有機會造成嚴重的腸阻塞,造成更嚴重的問題。因此建議由兒科專科醫生開藥,根據孩子的體重去做計算,使用合適用的止瀉藥。

6.嘔吐就一定是腸胃炎?
腸胃炎大部分會有嘔吐和腹瀉的症狀,但是嘔吐不一定代表有腸胃炎,要視乎其他有沒有其他病徵。如果只有嘔吐,有可能是發燒不舒服造成的嘔吐,或者是嚴重咳嗽咳到吐。此外,還有許多嚴重的疾病也有可能造成嘔吐,像是心肌炎、較嚴重的全身性感染、或是糖尿病酮酸血症等,最好還是尋求專業兒科醫生作評估,另外最重要是要觀察孩子的精神活力、食慾、尿量狀態,以免延誤就醫。

陳醫生最後提醒家長,小朋友腸胃炎可大可小,假如症狀惡化或幾天後都沒有改善,或者有脫水徵象、持續發燒、血便等現象,應立即就醫。特別是6個月以下的嬰兒,更應該注意食慾活力尿量等脫水狀況。

資料來源:陳如瑩醫師-小兒腸胃 親子減重@Facebook


相關文章

內地學童掀起「養臭水」熱潮 曱甴、老鼠等屍體入樽待發酵爆炸 專家警告:恐致病!

初生女嬰患黃疸 獨留天台暴曬30分鐘中暑亡 家人斥責:是醫生建議「曬太陽」

父母長期用汽水沖奶粉 致4歲女兒滿口蛀牙糖尿病身亡

【身教】 2歲男童受父親慫勇吸煙成癮 日抽40根煙 14年後現況曝光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